日前,全市首个智能化塑料大棚在北京金六环农业园落户。大棚集成应用温室智能调控、省力化作业等14项农业物联网技术,技术人员可远程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,实现了地区可复制的蔬菜种植全程数字化管理。
以黄瓜生产为例,棚内进行的设施黄瓜规模化生产示范主要是针对现阶段设施环控、水肥、施药、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与省力化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的现状,以智能调控、省力化作业、精准对靶施药、生产智能化管理为目标,实现设施黄瓜种植数字化管理与少人化生产模式。
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、棚内顶棚装有负责调控环境的风机装置,植被根部安装智能水肥滴灌管道,架子周围装有温控、环境监测等智能设备,摄像头全覆盖,实现了黄瓜生产除采收外全程电子化智能管理。
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,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节约水肥用量,据统计亩节水可达25立方米、节肥10公斤、劳动生产效率能提高25%以上,产量和品质都得到较大提升。
近年来,全市蔬菜生产播种面积有所下滑,其中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、管理水平低下是主因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在“十三五”收官之年、“保粮保菜”的大背景下,在北京市果菜团队的带领下,我区利用试验站平台建成本市首个塑料大棚智能化生产单元,接下来将向更多蔬菜生产企业园区推广,在更多蔬菜品种上应用示范,从而为首都“菜篮子”稳定供应提供重要支撑。
京ICP备:05005722 | 京公网安备 110114001123号 |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(AVSP):京备200916
北京昌平广播电视中心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