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国民经济数据。11月份,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广发等多重挑战,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,投资规模继续扩大,市场价格总体平稳,新动能持续成长,民生保障有力有效,经济社会大局稳定。值得一提的是,秋粮再获丰收,全年粮食产量创新高。
时至年末,我国迎来秋粮再获丰收喜讯,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,比上年增加42.5亿斤,增长0.4%。全年粮食产量继续增加,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,比上年增加73.6亿斤,增长0.5%,连续8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同时,工业发展也保持了一定增势,1至11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;11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2%,环比下降0.31%。前11月,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、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0.5%、44.1%、22.2%,成为亮点。
服务业和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。1至11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.1%,1至10月份为增长0.1%;11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.9%。但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0.2%、7.3%,分别比上月加快1.0、0.9个百分点。消费方面,1至11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,同比下降0.1%;11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,同比下降5.9%,环比增长0.15%。按消费类型分,前11月商品零售359406亿元,同比增长0.5%;餐饮收入39784亿元,下降5.4%。但网上零售保持逆势增长,前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,增长4.2%。
固定投资和进出口保持了增势,为经济发展蓄足动能。1至11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520043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.9%,制造业投资增长9.3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.8%。进出口方面,1至11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383369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其中,出口218335亿元,增长11.9%;进口165033亿元,增长4.6%。
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就业、物价等民生热点数据。就业方面,1至11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6%。11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7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。分年龄看,16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.1%,比上月下降0.8个百分点;25至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.0%,比上月上升0.3个百分点。
物价涨幅回落,CPI处于低位。1至11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2.0%。11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5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2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.0%,衣着价格上涨0.5%,居住价格下降0.2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.5%,交通通信价格上涨2.9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.3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.5%,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.3%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鲜菜价格下降21.2%,粮食价格上涨3.0%,鲜果价格上涨9.6%,猪肉价格上涨34.4%。
京ICP备:05005722 | 京公网安备 110114001123号 |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(AVSP):京备200916
北京市昌平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